针对当前建材工业下行压力加大的困境,助磨剂和外加剂系功能化学品,属于鼓励和支持发展的范畴,可以通过规范的产业运作与合同式管理,形成一条基于助磨剂和外加剂的水泥业节能减排的产业链,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从当前业内外环境分析,多方利好信息将助推助磨剂和外加剂产业的良性持续发展,企业只要多加关注,定会有更好的机遇。
一是外部变化为本行业发展带来机遇。当前传统的水泥、平板玻璃等处于产能过剩状态,这些行业的利润也下降得非常厉害。水泥行业利润的大幅下滑也倒逼着它不得不加快转型,这必将带动水泥助磨剂和外加剂等产业的升级发展。
二是全国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对水泥的需求,也必然会通过市场传导到对水泥助磨剂和外加剂的需求。当前,市场对混凝土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个提高也会传导到与混凝土相关联的产品上,包括助磨剂和外加剂,因此市场这方面的变化应是企业关注的重点。
三是全球性环境约束加大,碳减排压力也进一步强化,在此种情况下,如何让每吨熟料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进一步扩大,并尽可能达到最大化;让每万元工业增加值伴生的污染物排放达到最小化,这都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这也是水泥和水泥助磨剂行业的机会。
另外,“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沿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的建设也为水泥及水泥助磨剂行业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今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自然是重点之一,城市和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是建材业未来转型发展的一个方向。
与此同时,陈恺民根据他多次下企业参观的实践和多年从事化工工作的经验,为助磨剂和外加剂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水泥生产过程中使用助磨剂时,一定要如实告知下游客户,让客户知晓所使用的剂量和相应成分。助磨剂和外加剂都是化学品,目前产品包装袋上还没有标注相关信息,在进行水泥基复合材料、混凝土等下游产品生产时,如果这些产品的成分能够相容,则不会影响水泥基复合材料、混凝土的耐久性,但是一旦相克、不相容,则会给最终的建筑工程埋下质量隐患。助磨剂和外加剂企业一定要有这个担当,肩负起这个社会责任。
企业要加强基础研究,通过基础研究,弄明白助磨剂、外加剂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机理和节能减排降耗的原理,并取得相应数据做技术支撑,要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否则,很可能会为行业发展和自身生存埋下隐患。
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遵循规律,企业要有规范的生产流程,将生产规程和质量规程标准化,做到有章有规可循,引导企业按照更高的标准去做。现在业内一些小企业在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工厂的规划、设计、生产还不太规范。要引导助磨剂、外加剂企业按照化工企业的设计规范来做,大幅提升行业规范水平。建材业要跨行业融合发展,就要善于借鉴其他行业的管理经验、高标准的设计规范等,然后与自身优势结合,这样企业才会更好更快健康发展。建材业与化工业的对接,在做好本身产品的同时,更要做好安全工作。
提升行业集中度,实施品牌化发展。企业不仅要关注市场和客户的相关信息,还一定要准确把握行业情况,适当时机,进行优化整合,提高生产集中度和利润集中度,夯实行业健康发展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