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海博大数据研究中心!

0

当前位置:
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情况
时间:2015-07-22       来源:海博咨询    点击:606次
核心提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行业也步入了另一个发展阶段,但是虽然我国物流创新已经迈开了步子,但总体上看,物流创新对全社会物流效率提升的带动作用还不强,物流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效应尚未显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行业也步入了另一个发展阶段,但是虽然我国物流创新已经迈开了步子,但总体上看,物流创新对全社会物流效率提升的带动作用还不强,物流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效应尚未显现。

  

      一是物流创新总体水平较低,表现为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创新依然不足、物流组织创新活力不强、技术创新迫切需要向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拓展、物流方式创新进展依然缓慢。

  

      二是物流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效应尚未显现,表现为物流创新推动物流产业结构升级进展缓慢、新型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对全社会物流效率明显提升的推动作用不强,突出表现在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依然较高。

  

      三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还面临准入审批多、多头监管、重复执法、标准体系不合理等问题的困扰,物流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尚未得到全面推进。这不仅是物流创新水平不高的突出反映,也是物流创新活力无法充分释放的主要原因。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物流产业也进入了增速换挡和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一系列高增长阶段之后,我国物流产业正在进入10%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新阶段,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

  

      一方面,全国生产消费布局深刻变化正为物流创新带来新机遇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消费市场加快向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群或都市圈集中集聚,也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加快向更具要素、资源、环境比较优势的地区集聚和转移,由此推动了我国物流运行格局的加快调整。“大规模、长距离、宽辐射、多层次”的物流特征日趋显现,将推动全国物流资源、要素的布局调整和重组整合,为全国物流体系的重构、升级与创新提供重大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正为物流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加快,我国正在进入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加快升级与完善的新阶段。除部分地区和部分铁路线路外,全国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得到缓解,交通运输乃至物流市场的买方格局已基本形成。

  

      此外,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正为物流创新提供新动力

  

      当前,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发展,其在物流领域的日益普及和广泛应用,将深刻改变物流资源配置的方式,促进物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为物流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全国生产消费布局深刻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推动下,物流创新已经开始起步,多样化的新型服务模式、新型物流组织不断涌现。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物流创新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体制机制障碍或瓶颈。比如,准入体系不透明、监管方式和手段落后、标准体系不完善、税收制度不合理、创新投入机制不健全等,都明显影响和制约了物流创新的加速和深化。未来,需要在监管、金融、税收、标准、开放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构建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激励,进一步激活和释放物流创新活力。具体而言,应该着力在以下方面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创造更为完善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激励:

  

      第一,放开市场准入,加快形成公平统一的物流市场。加快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促进物流领域行政审批和许可制度改革;统一准入标准,允许各类证照全国通用;有序放开铁路货运服务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开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准入,探索PPP模式;探索建立无车(船)承运人制度和完善货运代理制度。

  

      第二,转变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率和促进有序竞争。统一监管标准,促进各地区、各部门监管执法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避免多头执法、重复监管和一事多罚。促进监管与执法分离,减少监管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建立物流领域监管信息记录制度和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社会化治理机制。

  

      第三,改革标准制度,强化标准支撑。加快形成以国家强制性标准、行业标准、群体标准、企业标准为主体的标准体系,创新标准形成机制,加快形成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物流企业为主体、相关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研究和制定机制,强化标准监督和实施。

  

      第四,深化对外开放,建设开放型物流体系新格局。深化物流服务对外开放,围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加快内陆地区物流市场对外开放,鼓励物流企业“走出去”,促进物流知识创新中心的国际合作。

  

      第五,创新金融机制,提升物流创新能力。比如,建立物流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发展物流资产投资公司,创新物流融资平台,进一步完善物流保险机制等。

  

      第六,完善税收制度,加快推进和完善“营改增”试点。简化物流行业增值税税率,将“货物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服务”两档税率统一按6%征收;完善企业所得税统一纳税政策,给予物流行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及教育培训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

  

      第七,完善协调机制,形成政策合力。完善现代物流产业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加强中央与地方政府分工合作;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作用。

 
------分隔线----------------------------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