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海博大数据研究中心!

0

当前位置:
商业银行需尽快实施七大转型策略
时间:2015-07-01       来源:海博咨询    点击:505次
核心提示:顺势而为应对挑战,商业银行需要迅速改变粗放经营模式,尽快建立精细化、专业化的管理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常态、新要求。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当前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它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冲击远比国际社会更复杂、也更严峻。利率市场化伴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以及银行业准入放松、人民币国际化等一系列变革,使得中国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更为严峻。与此同时,新兴互联网金融也进一步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市场化,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显著分流了居民储蓄存款、抬高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并在人才等领域与传统银行展开激烈竞争。

 

      综合考量国外市场经验和国内银行业的实际经营环境,利率完全市场化后,预计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将受到显著冲击。在净息差收窄50个基点,资产减值损失占贷款比提高到1%的情景假设下,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回报率(ROE)将从2014年的17.6%,下降至11.2%,减少约1/3。鉴于利率市场化的不利冲击,部分具有前瞻性战略视角的领先银行将积极采取应对举措,其中第一梯队的优秀银行将能够更好地抵御冲击,资本回报率能够领先于行业,而末端梯队银行的资本回报率则可能大幅下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顺势而为应对挑战,商业银行需要迅速改变粗放经营模式,尽快建立精细化、专业化的管理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常态、新要求。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我们建议中国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七大转型策略,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

 

      策略一、战略与治理模式领先,做到客户聚焦、产品聚焦、区域聚焦,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实施专业化治理模式;

 

      策略二、精于资产负债与流动性管理,建立战略导向,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与决策能力,优化资本配置,完善团队、量化分析模型、数据与系统等基础支撑;

 

      策略三、掌握定价,建立精细化、针对客群的差异化存款定价能力,以及基于风险的贷款定价能力等,建立定价组织团队、数据与系统支撑;

 

      策略四、管理并经营风险,主动经营风险,避免风险与业务脱节,实现与业务增长的充分协同;

 

      策略五、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战略性配置资源,并建立成本透明化热图,推进短期、中长期降本举措,使成本与效率成为战略竞争力;

 

      策略六、善于用人并掌握队伍,建立与战略高度匹配的关键人才规划、盘点,以及差异化的人力资源投入策略,实施市场化的薪酬激励与评价,并完善关键人才的接班与培养机制;

 

      策略七、强化信息科技与治理,做好前瞻性的信息科技规划,同时加强科技治理、数据治理,统筹规划、优先排序、分步推进,建立应用系统,支撑业务转型与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的变革期往往孕育着巨大的机遇。中国银行业正步入新的发展时期,跑马圈地已成为过去,成功的要素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行业生态环境的改变,未来有可能出现银行业兼并收购浪潮。商业银行应该紧抓时间窗口,先行一步提前布局,获取显著的先发优势。先行一步提升精细化、专业化管理能力,创造竞争优势,将有更大可能在竞争中胜出。

 

      利率市场化、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民营银行准入放松、人民币国际化等一系列重要变革,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启示,未来银行业将进入发展新常态,进入挑战与机遇并存,优胜劣汰的关键转型时期。展望未来,商业银行需要顺应未来十大发展趋势,抓紧时间窗口,尽快建设自身专业化能力。

 
------分隔线----------------------------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