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融资租赁蓝皮书: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
《蓝皮书》称,在“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新常态经济条件下租赁行业发展将迎来五大发展机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释放巨大融资租赁需求;城镇化和工业化为融资租赁业提供发展空间;深化金融改革为租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互联网金融成为融资租赁业增长的重要引擎;监管环境优化为融资租赁业发展保驾护航。
但中国社会科学院融资租赁蓝皮书课题组也表示,目前政府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及时跟进。
融资租赁与产业结构相辅相成
课题组研究显示,“十二五”时期伴随我国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已经推动融资租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十二五”规划进入后期,政府在不断加大对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行业过剩产能治理力度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以新通信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与之相关的固定资产和新增设备投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将为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
《蓝皮书》也提到,融资租赁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相伴而生,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进一步深化,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集群将逐渐降低发展速度,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主导产业集群将快速成长。随着我国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技术革新过程,我国融资租赁业务规模和市场渗透率将会迅速上升。
同时,我国未来新型城镇化改革将有望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推动我国建设新兴城镇化进程,破解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各级政府将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输油气管道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也将为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