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AC国家标准(GB/T25724-2010)是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和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作为组长单位,联合国内4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安防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的第一个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创新型的国家标准。该标准针对安防视频监控领域音视频编解码和业务应用需要而设立,相比H.264、MPEG4等标准具有如下特点:
1、标准化程度高:SVAC标准细化规定了各项内容和参数,便于不同厂商基于标准开发的产品实现互联互通。此外,公安部一所已开展了SVAC标准的符合性测试工作,为不同厂商、不同类型产品间的互联提供了保障。
2、面向安防和视频监控的业务需要:与面向媒体网络传播而开发的H.264等标准不同,SVAC标准的目标瞄准了安防和视频监控领域需要,从忠实于现场的图像还原、智能视频应用到安全认证都作了详细的定义;体现了行业标准的特色和优势。
3、自主知识产权:SVAC是国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不仅绕开了国外众多的专利陷阱,也为基于标准的深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标准给人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每天都会听到这个名词;从食品卫生到高科技,好像都离不开;说陌生,标准的数量以万计,包罗万象,其内容和目标基本都很少有人知道。以SVAC标准来说,粗看内容和H.264等标准和差不多,一些SVAC特色功能也能在H.264上实现,那为什么还要订立这个标准呢?
首先从标准的严格程度上来看,由于对H.264等编码算法的理解和技术路线存在差异,不同厂商开发的算法、芯片都会有些不同;还有部分产品厂商为了实现一些特定功能和用途,不断增加一些内容或对标准做出修改;这就导致在视频解码等环节上往往需要获取产品厂商提供的解码库(SDK)才能获得正常的视频还原;用其他厂商或通用型的解码库很容易出现无法解码或者解出来的视频出现花屏、卡顿等现象。故此SVAC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就充分吸取了教训,尽可能将技术细节定义清楚,避免出现歧义;从实践的效果看,不同厂商开发的SVAC产品互联互通能力很强,达到了标准创立时预期的效果。
其次,在一些面向视频监控的应用功能,例如视频监控专用信息,即使有些厂商也在其产品上开发了类似功能,但由于没有形成标准,甚至连各家的实现方式都是五花八门。所以尽管大家都能看到其中蕴含的价值,却长期无法在应用层面上真正得到推广;尤其是跨业务、跨平台的应用,更是无法投入实际应用。而有了标准就不一样,SVAC标准定义了包括监控专用信息、视频加密和视频认证等技术功能的实现方式和数据结构,不仅产品厂商可以安装标准开发产品;后台厂商也可以基于标准来开发相关功能,甚至一些与视频有关的行业应用也可自行开发接口和应用。由于基于标准开发的软件和模块具有通用性和可移植性,保护了开发商的利益,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公司和研发团队加入,不仅能形成一个健康的产业链;也为视频应用的深化和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以平安城市为代表的视频监控建设正在向大规模联网和深层次智能应用方向发展,视频监控不再是独立的系统,与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和政府服务类型的应用有越来越多的关联;伴随而来的就是在协议、标准方面的兼容性要求。即使是编码算法升级了,在安全、信令、应用数据格式等方面也需要保持与原有系统的一致性,这样才能避免应用和业务的终端,更能避免推倒重来的破坏性建设模式。SVAC标准作为由国内研发的、面向视频监控的标准,不仅第一次在标准层面上对视频编码的安全、应用数据格式等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同时也将在未来的新标准中对这些功能进行延伸和补充,确保跨代的兼容性和应用的无缝升级。这其中的核心在于SVAC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由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标准的升级、延伸和补充(新标准开发和制定)等方面不需要仰仗国外标准的进度和授权,尤其是不需要在知识产权等方面顾忌国外厂商可能发起的诉讼,而是以国内视频监控应用需求为目标不断推进标准的完善和升级,推动视频监控应用深入,不断为国内视频监控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标准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