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3月3日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带来各自的议案提案,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商用车与国家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是国家宏观政策的“风向标”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代表委员议案提案中,有哪些对商用车行业产生影响的内容?让我们点击其中几个关键词,把握行业发展机遇。
关键词:“三农”重中之重
在3月5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
不久前,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该文件强调“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号文件已连续12次锁定“三农”,凸显“三农”问题在我国重中之重的地位。“农业现代化”再次成为关键词。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中提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他们认为,改变我国传统经济空间布局的一条“绿色”道路,要在“软硬件”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发挥其拉动内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的提案中涉及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等内容。他认为,从2014年开始农村电商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解决工业品下乡问题,更重要的是正在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帮助农产品进城、服务“三农”的重要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陈振濂认为,物流是目前制约农村网络消费的一大障碍,必须大力发展乡村物流。国家邮政部门应该大力推动快递下乡,对开展农村快递业务的物流企业提供补贴。同时,探索创新的农村物流模式。点评: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就需要建立农村物流体系。而实现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离不开运输车辆。随着物流下乡,农村物流用车需求日益增长,这为商用车企业提供了市场机遇。
关键词:“一带一路”新经济增长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路线图,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也成为重点。“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选择,三大区域战略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不仅是国家宏观层面的需求,也将给相关地区带来巨大机遇。
目前来看,“一带一路”战略主要是针对该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2020年以前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高达730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在提案中指出,公路港在推进“一带一路”区域互联互通方面有巨大意义,“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新丝路驿站这一基础;建议进一步明确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的公共基础设施属性,并把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列入国家战略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
在高层的推动下,目前三大战略的部分项目已经催生落地。有专家分析,“一带一路”有望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京津冀一体化受益行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交运、基建、环保等领域。有的项目已经进入到细节化推敲阶段。在基建项目领域,尤其是交通领域的基建规划已经成型。点评: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逐步推进,众多省市开始重视这一发展机遇。而几大区域经济发展会带动房地产、交运、基建等发展,由此也会增加商用车需求。不过,有企业认为,有些是潜在市场,需要培育和长期关注。
关键词:环境治理蓝天保卫战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
去年“APEC蓝”的实现,让人们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充满信心。尽管如此,地方政府对于蓝天保卫战不敢掉以轻心。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李崴在提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时认为,衡量整个区域功能的布局,要有新的解决思路,比如防止雾霾,北京一个地方是搞不好的,必须京津冀一体化来实现。
农工党提出“建立300亿元协同发展生态环保基金”等提案与建议。建议内容包括:由中央和京津冀三地通过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金的方式,支持该区域特别是河北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环境污染,加快推进生态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宗庆后认为,对于空气污染问题,首先要查明原因,到底有多少是由汽车尾气造成的。而对于尾气治理,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油品等级,统一使用国五标准汽柴油,提高喷油嘴的质量,提高汽柴油的燃烧率,从而降低汽车尾气污染;二是提高尾气排放环保标准,对目前达不到要求的在用车辆通过加装尾气过滤装置,减少尾气污染。同时加大对尾气排放的监管力度,严禁排放不合格的车辆上路。点评: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商用车是重点治理对象。排放标准升级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低端产品将被逐步淘汰。提高排放标准不仅对产品格局产生影响,对行业也会有更深远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排放标准不断升级将迫使商用车企业的产品从低端走向高端化。近期的影响可能是产品结构调整,长期的影响将使整个产业技术水平升级。